Title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2015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6-04-08 00:00:00.0
6805

一、代码、学制

专业代码:081004;学制:4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东莞,面向广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建筑及相关行业,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集成、信息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岗位说明

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施工等部门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开发、运行、管理、维修等工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岗位主要如下:

1、建筑电气设计:主要在设计院、电力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及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运行管理

2、建筑智能化工程:主要在智能建筑类专业公司、大中型设备安装公司、智能化工程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建筑工程领域有关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监理、设备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等,从事智能楼宇物业管理公司的现场技术人员、智能小区建筑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智能建筑产品的研发。

3、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研发、电气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安装调试、营销工作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

四、专业培养要求(须含本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能力分析)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以建筑为平台,建筑设备与建筑环境为“对象”,应用电气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建筑设备自动化,使建筑环境达到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的目标。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综合素质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专业基础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涉及的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具备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能够阅读相关英文资料。涉及的课程有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3)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涉及主要课程有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3、专业核心能力

1)掌握建筑电气设计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以及所属领域的设计规范。涉及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CAD等。

2)具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维护以及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实际工程工作能力。涉及课程有建筑设备、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公共安全技术、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

3)具备一定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研发工作。主要涉及课程有建筑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检测技术与过程控制、控制网络技术 、组态软件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可以通过电子综合设计与制作、控制系统综合设计与制作、建筑工程综合设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综合设计及制作训练获得。

4、专业拓展能力

1)具有较广的工作适应能力,可以在电子产品设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应用等方面从事设计开发工作。可以通过选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获得。

2)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应用能力。

五、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

2、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工程制图基础、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公共安全技术、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土木工程概论。

3、核心课程: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公共安全技术、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

六、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

 180 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50 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14 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程 25.5 学分,专业必修课程 64.5 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含专业拓展选修课程) 16 学分,课外学分 10 学分。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2015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

 

Title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000
招生热线:0769-23382983

Copyright©2018~2022 东莞城市学院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