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总体要求,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培养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原理与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数字媒体技术等知识;具备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软件系统研发能力、团队组织管理能力、终生学习能力等。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家国情怀等素质。毕业后能够在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胜任计算机软件或相关产品的开发、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04年,是广东省一流专业。本专业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本科应用人才。形成了信息系统开发、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应用等三个特色鲜明的应用方向。主要专业特点如下:
1.实验、实践资源丰富
专业实验设施齐全,拥有广东省“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校级“东莞制造业设备智能化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现有三十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校企联合培养
与华为联合培养,成立华为云学院人工智能中心,开设“华为创新班”,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华为生态就业。
3.重视能力、素质培养
本专业具有自主创新学习特点的分层次模块化教学平台,并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如:“互联网+”设计竞赛、全国“蓝桥杯”软件大赛、挑战杯、全国软件设计大赛等,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精神,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4.科研创新并举
本专业将大学生课余科研、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能力和素质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学制:4年
2.学分:166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4.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
1) 思想道德品质
热爱祖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 度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劳动意识和敬业精神;
2) 综合素质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运用外语工具进行沟通表达的能力;具有 较好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3) 学科专业知识基础
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形成较强的计算思维、算法分析 与设计能力,并能将其应用于较为复杂的计算机应用开发问题的解决中;
4)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能通过运用数学、计算机学科的原理、方法,识别、表达、分析、研究计算机应用开发问题, 综合考虑社会、法律、环境等因素,设计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
5) 选择使用工具能力
能针对较为复杂的计算机应用开发项目,正确选择、开发、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及信息技术 工具并进行有效实施;
6) 项目分析评价能力
能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计算机学科知识,分析、评价计算机应用开发项目对社会、环境、法 律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正确认识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及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 团队沟通合作能力
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在计算机应用开发团队中承 担骨干成员乃至负责人的角色,能撰写软件开发文档、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8) 终身学习能力
具有较好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及时把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的发展动态,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行自我提升,以适应经济社会及个人的发展需求。
5.毕业规定
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取得规定全部学分,德智体美劳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最低总学分166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39学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1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28.5学分,专业必修课程38学分,专业拓展选修课程18学分;实践教学(不含课内实践)中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程8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4.5学分,综合素质拓展10学分。
四: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英语。
五、就业前景
本专业充分利用在东莞及珠三角建设的1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专业IT公司从事以信息系统类软件的分析与设计,嵌入式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以及数字媒体类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工作,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从事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平均薪酬、就业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列全校前茅。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4%,副教授以上教师占比41%,硕士生导师占比5%,海外留学背景教师占比17%,大部分是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另外,本专业通过鼓励教师外出访学,攻读博士,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企业外聘兼职教师等途径,组建了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本专业教师中,1名教师获得闽江学者、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1名教师获得广东省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4名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3年首次招生,现有学生796人。
七、教学条件
在教学条件方面,专业实验室有网络实验室、软件与操作系统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JAVA与数据库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等。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主要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web前端技术、web框架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移动应用设计、综合实训等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实验室同时也是产学研合作中心,位于3B313,是一个综合性的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室提供高配置高性能的硬件环境,并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软环境.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引进产学研项目的方式,助力教师、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创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