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专业秒懂 | 人工智能学院招生专业全解析!
编辑:谭婷婷 初审:谭婷婷 复审:张家礼 终审:唐洁
2024-03-25 00:00:00.0
1028

微信图片_20240325185307.png

        人工智能学院下辖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数据科学和智能物联4个系,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工程5个专业,教学条件优良,实验设施完善。学院始终以“敏思求精、数智创新”为精神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掌握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独具特色的“数智精英摇篮”及“数智方案工坊”。

微信图片_20240325185320.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专业于2022年6月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热点和人才紧缺的新工科专业相继获批;相继建成东莞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东莞市社区健康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数字化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信息类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市级优质教科研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等多门课程获批省一流课程。

        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实战、面向就业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华为公司合作,建成华为云学院人工智能中心;与粤嵌等教育公司合作,开办华为创新班;与新东方、东软等企业合作,建成软件工程人才协同培养示范基地;与中软国际、广东泰迪等公司合作,分别建成实践教学基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04年,是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掌握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主要专业优势特色如下:

(1)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本专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2021年获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计算机组成原理》获省一流建设课程。

(2)突出实践、提升能力:专业实验设施齐全,拥有广东省“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校级“东莞制造业设备智能化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现有三十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校企携手、联合培养:与华为公司联合培养,成立了“华为云学院人工智能中心”,并开设“华为创新班”,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华为生态相关企业工作。

(4)以赛促教、素质培养:本专业具有自主创新学习特点的分层次模块化教学平台,并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如:“互联网+”设计竞赛、“蓝桥杯”软件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近年来获得多项全国与省市竞赛奖励。

(5)注重“双创”、全面培养:本专业将大学生课余科研、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着力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目前已与华为、中软国际、广州粤嵌等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业学院”等多个协同育人项目,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平均薪酬、就业竞争力,名列学校前茅。

软件工程

        本专业紧紧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人才需求为导向。找准专业建设方向,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体系。面向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项目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岗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人才培养。经10多年的专业建设,已形成较鲜明的专业优势特色。

      (1)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本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入围工信部与中软联合建设产业人才基地名单。

      (2)实践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拥有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产学联盟等3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

      (3)校企联合、无缝衔接:建成华为云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东软人才协同培养示范基地等5个校企融合平台,与华为、粤嵌公司深度合作,联合组成双师队伍,成立“华为创新班”。

      (4)产学研用、项目驱动:近5年累计立项国家、省、市级纵横向课题及大创、攀登计划等项目近200项,吸纳近300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在实战中得以快速提升。

      (5)学科竞赛、硕果累累:鼓励师生参与蓝桥杯、挑战杯、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创项目、“互联网+”等竞赛,近五年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1项,省级奖项160项尤其是2021年获“蓝桥杯”软件大赛A组全国一等奖,在全国民办高校尚属首次。

        就业前景:本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现已与华为、东软、广州粤嵌等国内大型公司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课程置换、创新班”的多形式协同培养,实现软件企业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本专业毕业生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充分认可,毕业生平均薪酬和就业竞争指数稳居全校前列。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21年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瞄准国家大数据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与工业互联、医疗健康、经济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和医疗大数据四个特色鲜明的应用方向。

        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华为联合培养,开设华为大数据创新班,致力于培养掌握数据科学理论和方法,精通大数据处理与分 析、算法研发、可视化等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华为生态就业。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核心,已经成为全球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我校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第一届考生报名志愿火爆。人工智能专业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构建“数理知识+人工智能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三维一体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瞄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和粤港澳大湾区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与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能驾驶、智能物流等领域进行融合,形成了人工智能独有的智能应用特色。

       就业前景: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据统计,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到2025年将突破6万亿美元,当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庞大。本专业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东软集团、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泰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为人工智能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物联网工程

       本专业以培养适应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物联网及相关领域人才为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知识、能力、素养三维构筑,进行“智能感知-无线传输-智能决策”层进式、模块化的教学,夯实理论基础。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协同式育人、真实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各种专业技能比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技术技能。

       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根据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融合机械电子、电子信息等专业的相关教学内容,拓宽本专业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依托大湾区智能制造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物联网新工科人才。

       就业前景:当前物联网工程专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遍布在全国众多城市。人社部发布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物联网行业人才需求缺口总量超过1600万人。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成果导向教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一批能胜任物联网系统研发类、物联网工程技术性类、物联网技术技能型等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


Title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000
招生热线:0769-23382983

Copyright©2018~2022 东莞城市学院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