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AI师风 |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迎校庆“双百项目”优秀教师陈强
编辑:邓嘉琪 初审:谭婷婷 复审:张家礼 终审:唐洁
2024-04-15 00:00:00.0
43

         在学院里有这么一群老师, 他们高擎知识的火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日往月来静守流年,燃灯引路、润物无声;他们眼中有目标,心里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他们默默奉献,执着坚守;他们用汗水铺就学生成长之路,他们用坚守托举学生人生理想。

         2024年,学校将迎来建校20周年华诞。值此之际,为传承“厚德务实 知行合一”校训和“城院精神”,彰显教师践行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的良好风貌,学院开展了优秀教师采访活动。现在,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优秀代表,一起领略城院教师的风采吧!

教师介绍

微信图片_20240416000141.jpg

        陈强,男,中共党员,江西南昌人,1976年生,硕士,副教授,数据科学系系主任。“科技东莞”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评标专家。2019年进入城市学院工作,2020年获学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21年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获学校“优秀老师”称号;2021年获学校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20-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全国软件作品大赛获得,全国总决赛A组一等奖1名,B组二等奖3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2名,广东赛区一等奖8名,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曾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索引5篇,中文核心期刊3篇;主编参编教材10余本。主持和参加省厅级课题8项,校级15项。软件著作权1项。  

您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如何将其融入到您的教学实践中?

        现在的学生跟原来的学生不太一样,现在的学生思维更开阔,所见识的是情和面都比较广。因此,在我的教学中会更注重跟学生的互动,也就是要接近学生,靠近学生,跟学生以兄弟或者朋友的关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努力营造更加融洽的教学环境。

可以分享一下您最引以为傲的科研项目以及在该项目中面临的挑战和收获?

        我参与过一些应用研究项目,这些项目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锻炼了我的研究技能。在项目中,我面临的挑战是保持研究的严谨性和创新,这需要我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通过这个项目,我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深了对科研价值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40416000150.jpg

您认为什么样的授课模式更适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个人认为,在学习中要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我跟学生谈过一个概念,就是我们要从学中玩,玩中学,要提高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把它当做一种爱好来学习,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提升社会的阅历和未来的工作经验,这就是我所提到的一种授课模式。

对于年轻的导师或教师,您认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成长并取得更好的教学科研成就?

       那作为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来讲,就是要以身作则,引导这些年轻的老师,让他们能够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作为师长,要有师长的风范,要跟老师们讲解如何去备课,如何去讲好课,如何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等,以此来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微信图片_20240416000147.jpg

您是如何平衡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之间的时间精力安排的?

       在平衡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我坚持将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需求置于首位。作为一所注重应用教育的本科院校,我们明确优先顺序,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得到充分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会合理安排时间,利用课余或其他可用时间来进行科研工作。这种时间管理方式既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也能有效推进科研进展,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对于您个人而言,在教育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什么?又是如何应对的?

      在教育领域,我认为挑战在于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挑战中不断进步。为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蓝桥杯”等竞赛,这样的经历不仅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机会。同时,我也努力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帮助学生在比赛中发挥潜力,共同迎接挑战。

微信图片_20240416000153.jpg

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有什么趣事或者是学生案例能分享一下吗?

      我平时喜欢打篮球,与学生在篮球场上的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与学生在球场上的互动更能增进我们的师生关系。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特别自豪地看到,一位学生完成了博士学位并在职场上取得成就,另一位则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软件架构师。这些成就是我在教学道路上的亮点,也是我感到非常骄傲的。

      躬耕教坛育芬芳,践行初心逐光行。我院教师团队是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队伍,他们既有诲人不倦的优秀品质,又有勇挑重担的坚强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胸怀大爱,辛勤耕耘,昂扬向上,用爱心和责任心点亮每一个激扬的青春,谱写属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新篇章!


Title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000
招生热线:0769-23382983

Copyright©2018~2022 东莞城市学院人工智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