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AI师风 |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迎校庆“双百项目”优秀教师贺丹
编辑:谭婷婷 初审:谭婷婷 复审:张家礼 终审:唐洁
2024-04-17 00:00:00.0
55

       在学院里有这么一群老师, 他们高擎知识的火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日往月来静守流年,燃灯引路、润物无声;他们眼中有目标,心里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他们默默奉献,执着坚守;他们用汗水铺就学生成长之路,他们用坚守托举学生人生理想。

       2024年,学校将迎来建校20周年华诞。值此之际,为传承“厚德务实 知行合一”校训和“城院精神”,彰显教师践行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的良好风貌,学院开展了优秀教师采访活动。现在,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优秀代表,一起领略城院教师的风采吧!

教师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417235610.jpg         

      贺丹,硕士,讲师,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系副主任,学院教工党支部副书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现为校级重点学科骨干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隐藏、深度学习、图像处理。主持和参与各级教研和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2022年校级师生微党课比赛一等奖,2023年校级辅导员班主任谈心谈话能力大赛一等奖,2022-2023学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优秀奖。

01

您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如何将其融入到您的教学实践中?

      我的教学理念是“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参与”。我深知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点和技能水平,因此,我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上机环节,我会安排编程练习,让初学者从基础开始,而让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项目。我还会利用同伴教学,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我通过提问和小组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参与,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此外,我还会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进步和挑战,以便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学习。我相信,通过这种包容和鼓励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促进他们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成长。

微信图片_20240417235656.png

02

请分享一项您最引以为傲的科研项目,以及在该项目中面临的挑战和收获。

    我最自豪的科研项目是“基于Tensorflow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识别方法研究”。在这个前沿项目中,我们团队致力于解决如何在保持影像数据真实性和精确度的前提下,利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实现高效且准确的地物自动识别。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优化算法以处理海量数据,同时保证识别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方法。首先,我们对Tensorflow框架进行了深入的定制,开发了一套专门的神经网络架构,以适应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我们利用先进的数据预处理技术来增强模型的训练效率,同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数据增强策略,以提高模型对不同地物类型的识别能力。在算法优化方面,我们实施了多层次的并行计算策略,提升了处理大规模数据集的速度。此外,我们还采用了自适应学习率调整和正则化技术,以防止过拟合,确保模型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高准确性。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应用潜力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特别是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展示了Tensorflow在遥感技术中的强大应用能力,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03

在您的教学经验中,有哪些方法或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

      我发现案例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很大。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利用精心挑选的企业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计算机科学的复杂概念。这些案例不仅涵盖了从基础编程到高级算法的各个层面,而且还包括了真实世界中的技术应用和创新。在讨论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时,学生能够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观点,相互学习。

04

您认为什么样的授课模式更适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微信图片_20240417235659.jpg

      在我看来,混合式学习模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效果。这种模式结合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现代的在线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灵活且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尤其是现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能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直接交流来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自主学习,探索更多的学习材料和练习。混合式学习还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并充分理解所学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获得必要的指导,还能在课后通过在线资源进行深入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05

您是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以促进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果?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注重创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除了传统的师生问答,我还会引入小规模的讨论和案例分析,这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课后,我利用“企业微信教学群”等在线平台继续与学生互动。这个平台不仅是一个问题解答的场所,也是一个资源共享和学习社群的空间。我会定期发布相关的学习材料和讨论话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方式,使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果。

06

对于年轻的导师或教师,您认为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成长并取得更好的教学科研成就?

(1)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教育和科研领域不断进步,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望是成长的基石。

(2)积极寻求指导和反馈: 与经验丰富的同事建立导师关系,他们的指导可以帮助你避免常见的陷阱。

(3)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不断尝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4)投身科研,勇于探索: 科研可以提升你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个人成就的体现。选择你热爱的领域,持续深入研究。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但只要我们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就能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微信图片_20240417235703.png

07

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是否曾遇到过无法忘怀的教学时刻或学生案例?能分享一下吗?

      在我6年的教育生涯中,有许多难忘的教学时刻和学生案例,但有一个特别让我印象深刻。2022级计算机专业的罗嘉惠同学,她的学习旅程特别令人钦佩。作为一名专升本的学生,她一开始就展现出了对班级管理的强烈责任感。她对学习的执着态度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尤为突出,面对挑战时,她总是能够主动思考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我始终鼓励并支持她的努力,看着她不断进步和成长,参加多项比赛都获得了不错的奖项,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个成就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教育方法的肯定。这个案例对我来说是一个提醒,即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罗嘉惠同学的故事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她的成功激励着我继续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前行。

08

您是如何平衡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之间的时间和精力安排的?

      首先,我会为我的科研项目和教学任务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这意味着我需要对每个学期的课程内容、科研里程碑和预期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例如,我会在学期开始时,根据课程进度和科研项目的阶段,合理分配每周的时间,确保两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其次,我会利用现代技术来提高效率。在教学中,我会通过在线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科研中,我会使用各种编程工具和算法来自动化数据分析过程,减少重复性工作。最后,我认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对于平衡工作和生活至关重要。我会确保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个人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以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

09

在您看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未来竞争力?

(1)项目式学习:我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学习,包括大创项目、攀登计划、科研项目等。这些项目可以是开发一个新的软件应用、参与开源项目或者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跨学科合作:计算机科学与其他领域如管理学、经济学、医学等都有交集。我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项目,这样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学会如何将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

(3)批判性思维训练:在课堂上,我会提出开放式问题,挑战学生去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评估它们的优劣。

(4)鼓励失败和迭代:在计算机科学中,失败是成功的前提。我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失败,而是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迭代过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并不断改进他们的想法和产品。

(5)实习和行业经验:提供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企业或研究机构中工作,这样他们可以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了解行业中的实际需求和挑战。

10

对于您个人而言,在教育领域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什么,又是如何应对的?

      在教育领域中,我认为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如何不断适应技术的快速变化,并将这些新技术融入教学中。计算机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新的编程语言、工具和理论不断涌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保持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以便我能够教授最前沿的内容。

我采取了以下几个策略:

(1)持续学习:定期参加专业发展课程和研讨会,以保持我的专业知识的最新状态。

(2)合作与交流:我与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会共享资源和最佳实践,相互学习。

(3)实践导向:我在教学中强调实践和实验,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新技术,也促使我不断探索和学习。

(4)反馈机制:我鼓励学生提供课程反馈,这有助于我了解哪些教学方法有效,哪些需要改进。

(5)科研结合:我将我的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以确保我教授的内容是基于最新的科学发现。

      躬耕教坛育芬芳,践行初心逐光行。我院教师团队是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队伍,他们既有诲人不倦的优秀品质,又有勇挑重担的坚强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胸怀大爱,辛勤耕耘,昂扬向上,用爱心和责任心点亮每一个激扬的青春,谱写属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新篇章!

Title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
邮编:523000
招生热线:0769-23382983

Copyright©2018~2022 东莞城市学院人工智能学院